为做好教育援疆“传帮带”工作,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张家港市援疆教师立足受援学校实际,积极挖掘和整合教育资源,多措并举强化巩留县高级中学师资队伍建设,把“输血”功能变为“造血”功能,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青蓝工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八位援疆教师从接过聘书的那一刻起,意味着将以“导师”的身份,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在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科研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陪伴式”的指导帮助。通过开设示范课、报告讲座,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导师和徒弟们一起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专题研讨,悉心指导、资源共享,精准帮扶巩留教师后备人才快速成长。
援疆教师领队、巩留县高级中学副校长王进法:“青蓝工程是传承,是促进,也是纽带,师徒结对的重头戏在于日常活动的落实,在于用心用情、踏实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
团结协作,打造援疆示范集体
援疆教师分别担任学校教学管理岗位职务,在教好“张家港班”一门学科的同时,积极参与“张家港班”的班级管理和日常年级教学管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合力,将“张家港班”打造成团结友爱明星集体、常规管理示范集体和教学成绩优胜集体。通过“张家港班”榜样示范、引领推动作用,努力形成“教好一个班级,带动一个学科,影响一个年级,推动一所学校”的援疆工作新局面。
整合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援疆教师充分利用后方学校资源优势,为巩留县高级中学高三各学科提供全套复习备考资料,包括导学案、备课资料库、课件、模拟试卷、试题库等教学资源,计划用三年时间形成该学科完整的教学资源库。
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把张家港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展示月的众多评优课、展示课汇集成名师资源库,通过网络平台让巩留县教师远程观摩聆听、学习研讨,把所学所悟应用于教学实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把脉问诊,推动教学变革
援疆教师依据入校以来的全天跟候岗调查、随堂听课、座谈交流的汇总情况,对高三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提高考试的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课前抓基础预习,课堂教学抓主干、抓能力提升,课后抓辅导答疑、纠错复练;教学强调分轮复习,各有侧重,要小步快走。随即制定实施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高三教学变革。
针对学生阅读写作上薄弱,援疆教师组织召开“关于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专题座谈,就提高学生文本阅读写作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建言献策。经过座谈最终达成共识,各年级将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单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穿插进行的模式,做好每天主旨阅读摘抄,为学生阅读、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好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宝贵资源。
教育是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民生工程。教育援疆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一名援疆教师都怀揣着教育援疆梦,希望能用一颗初心,用百分之百的努力,为援疆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