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援疆专家,感谢徐主任,我的头一下轻松多了,现在说话利落了,走路也有劲了。”近日,在伊犁州友谊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内,刘先生紧紧握着援疆专家徐建国主任的手激动地说。
近日,患者刘先生因突发头痛、呕吐伴意识障碍前来伊犁州友谊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徐建国发现患者患有血泡样动脉瘤。

“血泡样动脉瘤比较罕见,瘤壁很薄,甚至能透过瘤壁看清瘤腔内的血液涡流,出血后1—2周内可快速生长,再破裂死亡风险极高,十分凶险。”徐建国说。
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团队讨论后,徐建国立即为患者实施弹簧圈联合密网支架栓塞动脉瘤,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动脉瘤因瘤壁薄如蝉翼,极易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被誉为“颅内不定时炸弹”。以往,这类患者往往需要行开颅手术,许多患者因无法承受手术风险而错失治疗机会。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技术成为国际上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新式武器”,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患者预后。
随着新一批江苏援伊干部人才入疆以来,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把“组团式”医疗援疆作为智力援疆的重要抓手,在治病救人、临床带教、基层义诊、临床科研、服务群众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发力。
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徐建国作为第十一批第二轮江苏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专家到伊犁州友谊医院工作后,深入开展调研,希望把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伊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