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一个月的柔性援疆工作中,来自张家港的医疗专家刘明峰副主任中医师,以巩留县中医医院胃肠镜室为阵地,成功主导开展了消化道健康筛查惠民活动。此举显著提升了当地消化道疾病的早诊率,也为在基层医共体框架下探索精准医疗帮扶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
巩留县中医医院消化科胃肠镜室起步较晚,医护人员经验与硬件设施均有待提升。为更好服务当地群众、促进科室发展,在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协调下,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专家刘明峰于5月6日抵达巩留,开启柔性援疆之旅。
刘明峰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下治疗。针对当地民众体检及肿瘤筛查意识相对薄弱的现状,他迅速提出开展胃肠早癌筛查的方案。在医院大力支持下,“胃”您健康消化道健康筛查惠民活动于5月8日正式启动,迅速获得群众积极响应。
一个月内,刘明峰带领团队高效完成电子胃镜检查63人次、电子肠镜检查25人次。筛查共发现息肉20例、贲门增生6例。所有病例均在巩留县医共体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病理科完成活检,确保诊断精准,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早期治疗时机,有效降低了潜在疾病负担。
患者阿木江(化名)因上腹痛就诊,胃镜显示十二指肠多发溃疡。经县中医院脾胃病门诊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缓解后,他主动要求在该院进行肠镜筛查。结果发现肠道多发息肉(最大一枚0.6*0.6cm带蒂息肉),病理确诊为管状腺瘤(癌前病变)。基于对援疆专家的高度信任,患者要求就地治疗。经刘明峰积极协调医共体总医院,患者转至人民医院院区住院,并由刘明峰成功施行全麻下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氩粒子凝固术(APC),术后康复出院。
另一名59岁男性患者长期胃胀反酸,胃镜发现胃体大弯黏膜下隆起(0.8cm*1.0cm)。因基层医院缺乏超声内镜设备,刘明峰主动与伊犁州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沟通预约。患者顺利完成超声内镜评估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术后回访恢复良好。
筛查数据揭示,巩留县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显著高于张家港。刘明峰分析认为,这与当地多食牛羊肉的高脂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对此,他不仅为患者制定科学用药方案,更着重进行针对性健康饮食宣教,并强调治疗后复查胃镜的重要性。
刘明峰在临床诊疗之余,倾力“传帮带”。他主动组织科室人员学习胃肠早癌知识,有效提升了团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为技术扎根当地打下坚实基础。巩留县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刘阳表示:“刘主任的到来,显著增强了本地居民健康意识,大幅提升了科室业务量及医护水平,为脾胃病科与胃肠镜室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我们将持续优化筛查流程、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消化道疾病筛查常态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