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切实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现将巩留县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免疫规划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情况
(一)结核病综合防治工作
1.健康教育与能力建设。深入社区、学校、工矿企业等场所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活动12场次;针对门诊筛查、临床诊断及规范治疗等关键环节,组织基层结防人员及校医专业培训3场次,有效提升结核病综合防治能力。
2.患者主动发现与规范化管理。通过因症就诊、追踪随访、重点人群推荐、密切接触者筛查、全民健康体检等多渠道开展病例发现工作,严格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控策略;创新实施结核病"三色分级管理"模式,依托"集中服药+营养干预"服务项目,强化患者督导服药管理及健康干预,确保规范治疗率达标。
3.重点人群筛查干预。以全民免费健康体检为载体,全面推进15岁以上人群及重点场所人员结核病筛查工作,实现"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工作目标。
4.学校结核病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学校结核病防治管理规范》,规范开展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及预防性服药干预工作,构建校园结核病防控屏障,全力打造"无结核校园"。
(二)地方病防控与重点疾病监测工作
包虫病综合防控。一是对监测阳性人员实施规范化转诊诊疗,为确诊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及手术转诊服务,落实每月随访管理。二是有序推进中间宿主监测工作,目前现场监测任务正在实施。三是完成野犬/家犬犬粪样本采集检测工作,监测数据与自治区数据库同步;完成在校学生包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300份。
布鲁氏菌病联防联控。针对畜牧从业者等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初筛阳性者由定点医院进行复检,确诊病例及时实施临床治疗与流行病学调查,协同畜牧部门开展联防联控,筑牢"早发现、早干预"防控链条。
碘缺乏病监测干预。按周期开展全县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完成儿童甲状腺B超、尿碘及盐碘检测;孕妇尿碘、盐碘专项监测工作。
饮用水水质安全监测。5月份完成巩留县枯水期36份水样采集检测工作,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二、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情况
(一)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严格执行免疫规划策略,完成0-6岁儿童查漏补种及4岁以下儿童脊灰疫苗补充免疫工作,经评估查漏补种率、补充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达到国家免疫屏障建设标准。
(二)冷链系统规范化建设
全县9家乡镇接种单位、2家产科接种点、2家非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均配置冷链温控监测系统,实行人工巡查与远程实时监控双轨制,配套预警响应机制;冷链设备及温控装置按年度校准,全部采用医用专业冰箱,目前系统运行状态稳定。
(三)专业培训与科普宣教
2025年上半年组织免疫规划综合能力提升培训1期、月例会暨业务培训4期,开展学校托幼机构接种证查验专项培训1期,各乡(片区)完成基层培训9期,累计培训50余人次;以"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契机,联合融媒体中心、教育部门开展全年常态化宣传,通过新媒体平台、短信推送等多渠道普及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接种程序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升群众主动接种意识。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传染病监测
(一)防控体系机制建设
健全传染病监测数据收集、风险评估及预警响应机制,完善疫情防控制度体系;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四方责任”县卫健委牵头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持续优化防控策略,构建科学化疫情监测网络。
(二)应急能力建设与监测预警
一是全县12家医疗机构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疫情及时报告率99.7%、及时审核率100%、重卡率0%、有效证件完整率100%,综合报告质量评分99.97分。二是2025年1月1日-5月26日期间,完成月度/季度传染病疫情分析,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是组建由医疗机构与疾控中心应急力量构成的卫生应急队伍;四是完成2024年度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核查工作。五是发布疫情风险提示及科普知识7篇,开展传染病风险评估1次。
下一步巩留县疾控中心将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